在我們享受著清新的空氣、燦爛的陽光和幸福的生活時,卻有這樣一些人視此為一種極大的奢侈,他們承受著疾病帶來的巨大且漫長的痛苦,學習著去適應別人投來的異樣的眼光。但他們漸漸學會勇敢,他們對馬術治療報以極大的信心,與馬術治療師一起在追求快樂與被尊重的路上不停前行著…… 馬術治療的過程中,最重要的給予不是同情,而是尊重。 馬術治療(Hippotherapy),也稱治療性騎馬,利用馬的規(guī)律性運動模式及人馬互動的所有活動,打破用以維持患者原有靜態(tài)的系統(tǒng),對患者的生理、心理、認知、社會化及行為障礙進行治療。 馬術治療的起源最早可追溯至西元前5世紀,希臘醫(yī)神Aesculapius將無法治愈的病人放在馬背上以振奮其精神。如今,馬術治療的發(fā)展已日趨成熟,從最初單一地讓患者接受在馬背上的姿勢及對馬的律動所產生的反應,到現(xiàn)在使患者在上馬下馬時獲得不同強度的刺激、在馬背上采取促進發(fā)展的姿勢以刺激發(fā)展騎馬技巧的訓練、選擇適當?shù)鸟R匹以進行治療以及受過訓練的專業(yè)治療師,完成患者在生理及心理方面的轉變。 在馬術治療的發(fā)展中,不可不提的是Mrs. Liz Hartel,她是一位騎手,不幸于1943年罹患小兒麻痹。在接受手術及物理治療后,可以借助拐杖勉強行走,但她并不放棄她所熱愛的馬術運動。當重回馬背,她發(fā)現(xiàn)自己的背肌肌力及下肢的協(xié)調性明顯改善。1952年,Mrs. Liz Hartel創(chuàng)造了一個奇跡——獲得了奧林匹克運動會盛裝舞步的銀牌。 隨后,騎馬對于殘障者的好處及成效引起了英國人的注意,他們開始介紹騎馬活動給殘障的小朋友與成年人。1965年,挪威物理治療師Mrs. Eilset Bodther為殘障朋友成立了第一個馬術中心。截至目前,全球有24個國家有馬術治療的發(fā)展,其中較著名的國際性機構有北美殘障者馬術協(xié)會(North American Riding for the Handicapped Association, NARHA)、 傷健策騎協(xié)會(Riding for the Disabled Association, RDA)以及NARHA馬場麾下最重要的專業(yè)馬術治療機構——美國馬術治療協(xié)會(American Hippotherapy Association,AHA)。 為了將正規(guī)專業(yè)的馬術治療在中國推廣起來,蘇州星家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幫助12個腦癱與自閉癥家庭的孩子進行治療并產生了積極的效果。事實證明,殘疾人與馬的互動性的治療活動,會在一段時間里產生不同于傳統(tǒng)康復訓練的顯著的治療效果。蘇州星家社會工作服務中心舉辦的“星星騎士”公益項目每周會為參加馬術治療的孩子安排 1-2次課程,每次課程的時間約為40分鐘左右。首先孩子們需要做熱身運動,包括地板熱身操及木馬熱身操,在上馬前熱身,松弛僵硬關節(jié),維持對稱與直立的姿勢。之后讓孩子們在治療師的輔助下,在馬背上做出主動或被動的運動,以降低肌肉痙攣,提高動作能力,增加關節(jié)活動度、身體自覺、敏感度和協(xié)調性。 這種馬術治療活動核心的理念在于完成孩子們在馬背上的感統(tǒng)訓練,它具有任何一種康復訓練無法比擬的綜合康復優(yōu)勢,需要有穩(wěn)定的馬匹和專業(yè)的動作指導。因此,馬術教練對于馬匹的狀態(tài)的控制,在整個“星星騎士”公益項目中占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項目要求每位馬術教練懂得孩子的需要,了解孩子發(fā)聲、動作的意義,是害怕、興奮、還是意愿,都能夠及時給出反饋、回應。對于這個特殊的馬術項目,一個好的馬術教練不僅體現(xiàn)在優(yōu)秀的馬術技能上,更多的在于對孩子的理解和關愛。此外,馬術治療團隊還包括導師、物理治療師、陪騎者、領馬員等,導師負責馬匹與團隊成員的教導,并負責治療過程中孩子與馬匹的訓練安全、引導治療過程的進行。物理治療師主要的工作為評估騎者的能力,設定實際的長期與短期治療目標、給予團隊成員治療上的專業(yè)指導或咨詢,從事馬術治療的物理治療師應該對馬的普通常識有所認知并有騎馬的經驗。陪騎者由義工擔任,也可商請兒童的父母擔任,但是為了不使兒童產生依賴心理,項目規(guī)定要以其他兒童的父母相互交換協(xié)助。領馬員的職責為了解治療所需的動作,熟悉馬匹自然本能、感覺和反應,以引導馬匹做出適當?shù)姆磻⒖刂岂R的步幅、速度、行進方向,在馬改變速度或方向前提醒騎乘的孩子。 經過努力,馬背上的感統(tǒng)訓練治療有效地解放了孩子們行動上的束縛,促進動作協(xié)調、肌肉張力正常化及增強姿勢控制能力。在心理方面,也讓孩子們建立起自信、自律、自尊及自我概念,增強動機及斗志以及建立起空間方向感、溝通表達的能力及社交技能。希望社會能給予這些孩子更多的包容和關懷,讓他們在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中恢復健康,傳播馬術治療的正能量。 |
©2011-2025 馬術在線 (京ICP備11042383號-3) E-mail:horsemanship@vip.sina.com